随想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几天有考试。又一次的月考。
当我在写语文的时候,不知为何,突然地心血来潮。当我看到阅读题中的那种乡村夜晚,银色的月光是,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我看到过,或者说之前见到过类似的文字,我产生了一种联想,。我脑中出现了一幅画面。
那是在外太空中的一个星球上,可能是在极其久远的未来。人类的科技已经达到了可以将人们送出太阳系并进行永久的定居的那个时期。那个出现在我脑中的画面是:在一个棕黄色的星球之上,人类建立了一个城市(也许那时候就不叫城市了,whose care)我在其中的一个楼房的一个窗边,在城市的一角静静的看着这一切;天上挂着一颗红橘色的恒星,照亮着这一切。
本来也是没什么的,但是我心中竟深深的感到不甘。一种对于人生的短暂、生不逢时等等这些感觉吧。十分的难以描述。
而且那种感觉离我已经有段时间了。
其实人类的发展速度一直在变快。从原来的原始社会到现在,人类的发展曲线越来越向J形指数爆炸增长的曲线靠近。十分的快速,这几年以来。
但有些是可能还是要放在无穷远的未来才能够想象吧。我想是因为以人类现有的对于宇宙的认识来看,那些技术已经不是发展的问题了,而是要与现在我们已知的宇宙作对。与我们所认为正确的基本法则作对。因为我幻想的宇宙是《海伯利安(四部曲)》中的那种,是《永恒的终结》里的那种,更是《银河帝国》中的那种。
也许永远也无法达到那种高度,或者“明天”就达到。这是超越现在人类所能想象到的能力的极限了吧。但我还是固执的相信会有这么一天的到来。但我的生命是这么的短暂,也许永远也看不到那一天了吧。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苏轼

其实这也是很不公平的一点,不同年代的人,所能得到的完全不同。为什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实是越迟生的越好,越迟生,发展的越好,可能整个人生也就随之改变了吧。
忘了从什么地方看到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一辈子所能获取的信息量等于现在两个星期的纽约时报。而现在的人呢?
现在的人的寿命大约是70岁左右,古时连40都不到。看似是极大的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但是其实人类的自然寿命也就是这样,我们没有能够给自己续命,现在没有,以后也可能不行。几百年内,人生也许不超过150年。相比起宇宙的无穷还是太短些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感觉也许是因为我自身的无法得到,所以不甘从心中升起。
那种搭建在远距离传送门上,超光信息传送网,用大脑就可以直接接入其中的万方网。这种在一整个星系中增长,又有着这么多高科技的社会,一个有着超光速飞船的社会,不只是离我离未来的未来也是十分的遥远。有些事可能一个文明一生也难达到其高度吧。那种科技实在是太恐怖了。
也许我永远都不能在我幻想中的社会生存。但是在未来总有人可以。
还是感到怅然若失,因为在几千年以后,也许有人可以吧。我希望是我,但那不可能。我可以为此付出一切,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可能的话。又或许是科幻小说看太多的缘故。
又想起祝福中的一句话:“你说这人死后是有无魂灵的?”我希望是有的吧。因为这样就可以给我一个希望。从新生我的遥远未来的希望。
很明显的不可能。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人和其他有意识的生命体一样,都是从很小的分子、原子,一点点的构造出来。我们和那些无机无意识,无自我意识的东西相比,本质上无任何区别。只不过也许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谢天谢地,我们出现在了这里。但这一切真的只是个巧合吗?
我们到底是什么?宇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从小我便有这些问题,但很明显的,永远也不会有答案。
在我看来,活着本身毫无意义,只不过是为了繁衍自身而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生命只是为了复制自己,活下去。活着的意义是如此空虚。
死后,我又只是成为一堆分子,而后,被各种各样的分解,成为他人,他物的部分。而意识呢也将不复存在。而我只能带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人孤独走向黄泉之路,消失在虚无中。像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1080亿人之中的99.9%一样。从此就再也没有人会记起我曾到过。
何其悲哀。
考试的时候想到这些,心中很不是滋味,花了我很多时间去想,自然也就没有考好。
还是放不下呀。

既然看了33写的文章,不打算投喂一下再走吗?哼!